淺談如何解決駕校、教練員與學駕人之間產生的矛盾 響水曙源 李國龍 摘要:駕駛技能作為當今社會下大多數人都應當具備的一種技能,在目前的形勢下,學習駕駛技能的需求仍然很大,而且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這種需求很有可能繼續呈穩定上升的趨勢。本文主要針對普遍存在的關于學駕人和教練員之間矛盾問題的妥善解決進行探討。對矛盾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對策。學駕人與教練員之間矛盾的妥善解決,不僅有利于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提高教學質量,更有利于和諧駕校、品牌駕校的創建。 關鍵詞:駕駛學校 教練員 學駕人 矛盾 對策 和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快速提高,汽車作為一種代步工具也逐漸在百姓生活中普及,繼而響應市場的需求,近十年以來全國出現了大量的駕駛培訓學校。在長達幾十天的培訓學習中,駕校作為教學基礎設施的提供者,教練員作為學習內容的傳授者,學駕人作為技能的接受者,由于種種原因,在學習過程中三者之間難免會有一些摩擦,發生一些矛盾。 一、 典型案例 學員李某是一名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因為外地學駕駛價格比較貴,衡量之后,李某決定在老家的駕校報名學習駕駛。在報名相關手續辦理完之后,李某就趕著回單位工作了。駕校辦公室部門按照規定在理論考試前七天通知了李某考試日期,于是李某提前從外地趕回來準備參加考試。但就在理論考試當天,因為考試檔案問題李某不能參加考試。原來是因為駕校內外勤的溝通失誤錯將李某考試檔案中的駕駛車型C1登記成了B2,而造成了李某不能參加考試。李某事后找到了駕校相關負責人,要求駕校方面賠償其誤工費和往返的車費,雙方就此事各持己見,發生了激烈爭執。 學員張某是周邊臭名遠揚的混混,做事霸道且不講道理。在學習扳樁的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操作規范、按次序進行實際操作。但張某在實際學習中我行我素,不按次序進行練習,大量占用了其他學員的練習機會。其他學員因為對張某這個人都有所了解,雖然對張某感到不滿,但也都敢怒不敢言。教練員終于忍不住對其進行指責,但迎來的卻是張某的咒罵。恰好這位教練員也是個爆脾氣,雙方在幾句爭吵之后,迅速將矛盾升級至武力。 學員趙某是一名政府機關的領導,負責趙某教學的教練因為長期在場地上進行教學工作,說話嗓門比較大。在一次對趙某進行輔導的時候,教練見趙某一直在犯著同樣的錯誤,便進行分解動作示范,話語中略帶了點命令的語氣。趙某認為他很沒面子,當時就與教練叫了板。趙某覺得他是一位機關領導,在單位工作中所有人對他惟命是從,一個普通教練竟然對他這樣,他感覺很上火。 “我們花錢不是來受氣的,我們不奢望當上帝,但也不是來當小媳婦的!边@是一個學員在一個關于駕駛培訓論壇上的抱怨。好多學員雖然對駕;蛘呓叹毑粷M,卻不敢當面提出意見,只能借助于網絡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在實際駕駛培訓學習中,還有很多的案例,諸如個別教練辱罵學員,對學員“吃拿卡要”,引起學員反感,學員要求駕校退還學費等。 二、矛盾主體 筆者認為,矛盾的來源主要是來自以下三方面主體:駕校方面、教練員自身方面、學駕人方面。 (一)駕校方面 駕駛培訓學校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外在表現上它作為一個教學結構,它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將規范的駕駛技能傳授給學駕人,然而它又不同于普通學校公益法人的性質,本質上它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由于這一特殊性,很多駕校給自己的定位上出現了偏差。這種偏差帶來的不僅影響著學校制度的設定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練員在教學中的工作重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駕駛培訓學校到底是扮演著一切從經濟利益出發的企業,還是一個以學駕人為“上帝”的服務型學校,或者還是扮演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純教學機構? (二)教練員方面 第一,職業道德。根據由市交通管理部門組織的多次無記名的問卷調查及學駕人投訴顯示,約百分之八十的學駕人對教練員的職業道德提出了質疑,這一結果證明在一些駕校中仍存在著個別教練對學員“吃拿卡要”現象。 第二,專業技術。個別教練員的專業技術不過硬,進而帶來教學上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教練員的規范的身教,更需要言傳,然而一些教練員正是缺乏這種表達和溝通能力。另外,備課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練員在授課之前沒有認真備課的現象也普遍存在,致使教學工作缺乏章法。 第三,年齡結構。教練員的年齡大多偏中老年化,而且在場地上常年的風吹日曬無疑是對教練員體能的一種考驗。一些年齡偏大的教練員經常會對教學工作感到力不從心。 第四,職業習慣。教練員這個職業不同于其他的職業,長期的場地教學,部分教練員已經養成了說話聲音大,脾氣急躁等習慣。 第五,個人素質。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個別教練員辱罵學員的現象,有時候教練員可能不是故意辱罵學員,只是因為個人語言習慣隨口說出了臟話,但就在這無意間也許就傷害了學員。 (三)學駕人方面 第一,按交通法規定,滿18周歲且不滿70周歲的公民都可以學習駕駛。這就決定來學駕人這個群體具有比較大的年齡跨度,而且這個群體都是來自社會上的成年人。 第二,這個群體具有社會性,學駕人可能是來自社會各方面的人,有政府官員,有企業老板,有農民工,有老師、學生,有家庭主婦…各自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導致每個學員在學習時的心態不一樣。 第三,這個群體文化程度不一致,不同的文化水平導致學習過程中接收知識能力不一致,這必然決定了每個人的學習進度不一致。 第四,每個學員性格上都有些許差別,對事物的看法也會有些許不同,教練員在不了解每個學員性格之前采用一貫的教學方法,有些學員可能喜歡,有些學員可能覺得反感。 三、相應對策 一、建立健全駕校體系制度 建立健全駕校體系制度,首先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現在的駕校到底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企業、教學機構兩者之間如何取舍?筆者認為企業本質上的營利性與外在上的公益性并不沖突。 我們可以根據建立一個駕校經營和教學既分離又統一的體系制度,把負責企業經營的部門構建成服務型的部門,堅持服務型路線;教學部門在傳統純教學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改進,在制度的促使下,形成教練員與學駕人之間亦師亦友的教學關系。 二、建立完善駕校部門 在原先駕校所有部門的基礎上新建教導處。積極發揮教導處的作用,定期組織教練員進行教學上的交流和討論,通過教導處組織的交流學習整體上提高駕校教練員的教學水平。教導處可以對教練員的教學水平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教練員教導處有權與企業人事處共同決定教練員的去留問題。另外,教導處人員可以選用駕校中教學經驗豐富但年齡偏大的教練員,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將老教練的豐富教學經驗作為財富在駕校保留下來,而且可以避免老教練在場地上力不從心的尷尬。 三、完善量化考核制度 完善量化考核制度,不再以過去單一的考試合格率來衡量教練員工作,在此基礎上將學員對教練員的工作好評和投訴加入考核機制,駕校定期主動了解學員對教練員的評價,可以將學員分為正在學習中的學員和已經畢業的學員進行無記名式的調查問卷。駕校還可以設立校長信箱,更廣泛的聽取學員的意見,并將信箱投訴作為考核標準之一。另外,駕校的考核制度不應僅限于對教練員的考核,對負責駕校的外勤和內勤工作也須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四、完善獎懲制度 定期將合格率、調查問卷和校長信箱三方面的數據進行統計,評選優秀教練員,并給于適當獎勵;對學員投訴多、考試合格率低的教練員給與適當懲罰,情節嚴重者根據駕校人員任免制度決定人員去留。 五、定期舉辦活動 為了更好的融洽學駕氛圍,駕?梢远ㄆ诮M織活動,可以邀請交通部門領導和學員進行一些駕校工作座談會,廣泛聽取各界人士對駕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以邀請交通部門領導和學員舉辦一些室外活動,如籃球比賽、駕駛技能比賽等。 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全社會人的共同努力,駕校作為社會上的一分子更有責任為建立一個和諧駕校而努力,努力建設一個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駕校。黨和國家為整個社會的和諧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政策指導,這些理論和政策對我們如何建設駕校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導意義。駕校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需要兼顧各方面利益,堅持用科學的發展理念引導駕校走上更輝煌的道路。 二〇〇九年九月一日 |